​三日寻李九庄古诗翻译(三日寻李九庄翻译赏析)

2024-09-12 08:07 来源:文笔吧 点击:

三日寻李九庄古诗翻译(三日寻李九庄翻译赏析)

常建的名诗《三日寻李九庄》如何赏析,为什么说末尾两句韵味无穷?

三日寻李九庄 唐·常建

雨歇杨林东渡头,永和三日荡轻舟。

故人家在桃花岸,直到门前溪水流。

image.png

这是一首随兴而发的小诗,使用简单的语言记录平常的事情。

上巳节这天雨停了,天空放晴,春光一片和煦。常建去寻访朋友李九,大概是以前没有去过李九庄,或者很久没有来过了,加上当时又没有地图、导航,在春风里行船没有具体的位置感,只记得李九庄前有一大片桃林,所以看见岸边桃花盛放,一户人家门前溪水潺潺,约莫就是到了。

这首作品就是写这么一件事,事情简单,字词简单,诗却不简单。

作为王昌龄同榜进士,常建的官名不显,生平也不详,交际中除了王昌龄之外,也并无达官贵人,所以我们能寻迹的只是他留下来的几十首作品。

他的诗题材相对狭隘,仅限于山水和部分边塞诗,但是在山水诗范畴内,常建善于运用凝练简洁的笔触,表达出清寂幽邃的意境。

他这类诗中往往流露出淡泊襟怀,这种“淡泊”,既不同于王维的佛意无我,也不同于孟浩然的热爱生活,有些像王绩,又没有达到陶渊明的思想高度(王、孟都没达到),因此在山水诗中和王维、孟浩然堪堪对敌,勉强撑住了一只脚,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。

不过从大众意识来说,这种没王维那么高深,没孟浩然那么接地气,看上去高雅淡泊、别出一格的写法,正是老百姓所喜爱的。常建的“曲径通幽处,禅房花木深”得以成为千古名句,也正是这种原因。

能够被大众传读的作品,才最容易成为经典。为什么唐诗是诗歌史上的高峰?虽然晚唐、宋诗的文艺性要高于初唐、盛唐,但是诗歌表达走入了高深晦涩的境界,失去了老百姓口口相传的基础,不接地气,自然无法和大家都能读懂并热爱的盛唐诗歌相提并论。

要让人读懂,又让人觉得余韵缭绕,情景交融才是诗歌的终极形态——这种形态在盛唐、中唐达到高峰,后期的宋诗、清诗虽然再次复兴,但都是形式、修辞、文艺手法的繁多和创新,于融情之景、寓情于景的表达上反而不如直白、简练的唐诗方式。

《三日寻李九庄》是一首合格律的七绝。王昌龄、李白是七绝形成规范的重要推手,作为王昌龄好友的常建,身处同一时代,不可避免地会在诗歌创作中互相学习和靠近。

“雨歇杨林东渡头”,“歇”字为入声字,所以这是仄起,尾字“头”是平声字,平仄为“仄仄平平平仄平”,实际上是第五字不论的“仄仄平平仄仄平”,为典型的仄起平收律句。

根据相对、相粘规则,得到仄起入韵七绝的平仄关系:

仄仄平平仄仄平,平平仄仄仄平平。

平平仄仄平平仄,仄仄平平仄仄平。

逐一核对,会发现除了第一、第四句的五字平仄不论外,平仄都是合律的。

从格式上来说,这是一首仄起入韵,押平水韵“十一尤”部的七言绝句。

内容是很简单的,关键是内容之外的留白意境。我们搞清楚常建的几个用典,这首诗就很容易理解了。

标题《三日寻李九庄》,交代了日期,行程(事由)。三月三日这天,诗人去寻访李九(“九”是李某在家族中的排名,在唐朝这样称呼显得亲切)。古时三月上旬有上巳节、寒食节、清明三个节气相连,除了寒食节是需要冷食扫墓之外,上巳节和清明节都是郊游、踏青、约会的好日子——天气好,万物生发,春情勃动,而且还没有进入农忙。

“雨歇杨林东渡头”,这里写这次访友的出发点。

潇潇春雨已经停歇,柳林经过洗涤,青翠满眼,生意盎然。我就从这杨柳林东边的渡口出发了。

景色清新明丽,心情自然开阔,行程轻松愉悦。

这份情感也就为这首小诗整体定色,是为轻松、美好的春日出行。

“永和三日荡轻舟”。这个“永和”是不是就是当时年表呢?非也。“永和”是指《兰亭序》中的“永和九年”,是东晋皇帝晋穆帝司马聃的第一个年号,和常建所在开元天宝相差了三、四百年。

诗人在这里使用“永和”,是对兰亭会的春景盛况的联想,借助大众对《兰亭序》中“天朗气清,惠风和畅”,“茂林修竹,清流激湍”的清丽画面已经形成的固定意象,来形容自己现在所看到的景色和愉快心情。

三月三日这天乘舟寻访友人,美好的节令、美丽的景色都让我联想起历史上著名的山阴兰亭之会。

这里的用典,仅仅是“永和三日”几个字,就借助王羲之把沿途美好风景写尽了。这种手法确实非常高妙,字词简单,笔法明朗却让人的思维跟随发散想象。

三四句“故人家在桃花岸,直到门前溪水流。”转写此行的目的地——李九庄的环境景色。

李九的家有一片桃林,就在这条溪流岸边,小舟可以直达门前。

这两句同样简单明了,为何却感觉意蕴无穷呢?还是用典自然而不外露。这是将李九的庄子比作“桃花源”,只不过化用得非常巧妙,让人浑然不觉。

如果我们写成“豁然开朗清溪岸,门外桃花入水流”,就是比较明显的借陶渊明的《桃花源记》了,但是常建的写法更白话,就好像普通聊天,粗看上去没有关联,细细寻思其实如出一辙。

古诗词如何做到意蕴无穷?

第一是给读者以思路。第二是话不说尽,让读者自行思考。

不论读者思考出什么东西来——因为已经提供了思考的方向和思路,所以怎么都不会跑太远,都是留白成功,意蕴无穷。

唐诗,特别是七绝、五绝,囿于体裁短小,文字就算是极其精炼,也不可能像律诗等其他题材一样将心事剖尽,将话说尽,反而在留白意象中做得极为成功。

好的绝句都是意蕴无穷的,常建的作品只是山水诗中的精品,而这首《三日寻李九庄》因为用典的高妙,就更增加了读者思维散发的角度,因此让人读来余音了了,很多话、很多情境都需要自行脑补。

启发读者思考的作品,就有余韵。

这就是佳作与庸品的区别。